今天青島家教網李老師整合自己十余年教育經驗,跟大家淺談一下我們應該如何成為一名成長型教師:
一、珍惜學習機會,對學習要有歸零心態 當了十多年教師,曾參加過多種形式的學習或交流,在這些過程中,我發現有些教師并不珍惜學習機會,甚至不尊重給我們講課的教授或專家學者,在課堂里私下交頭接耳或玩手機,甚至是三五成群在旅館搓麻將或外出逛街等,濫竽充數只為一張學時證明好評職稱。這種把學習當兒戲的態度與國家舉辦教師培訓的目的相去很遠,對自己工作與專業成長也很不利。歸零心態也就是把自己當成一無所知,對待學習保持謙虛謹慎,認真好學的態度。 依稀記得我的大學老師王小棉、施鐵如教授,他們名氣很大,但他們都要求學院書店有專業新書到來時要及時通知他們,這種謙虛好學的態度讓人肅然起敬。又有哪位名師的成長之路不是如此呢? 二、樹立課題研究意識 在學校里,筆者參加過省級與國家級課題的研究,發現在許多老師心眼中對課題研究抱有不當的態度,例如,有的認為課題研究太深奧,有的認為課題研究是專家教授的事與他無關。這些不良的態度阻礙了教師對問題鉆研的意識與行動。其實,課題研究不一定就是要向某某部門申請通過才能開展,只要樹立探索研究的意識,都可以把每一節課、每一個問題、每一位學生當成課題去研究或探索。通過課題研究,教師可以學會做研究,可以了解該領域的最新信息,聆聽名家的見解,把握學科動態,更好地促進自己專業知識的提高。教師在研究中發現,在研究中成長,在研究中體現自己的價值,何樂不為呢? 成長是每一位教師應當思考并向往的問題,教師只有不斷成長才能遠離職業倦怠,才能為學生更好地指點迷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