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內各大高校2014年招生章程紛紛出臺,招生章程就是考生了解高校的一個重要窗口,只有認真讀懂招生章程,理解錄取規則,才能揚長避短,更合理地填報高考志愿。不認真閱讀高校招生章程是填報志愿的十大誤區之一。為此,青島島城家教網李老師整理了讀懂招生章程的七要點,供廣大考生及家長參考。
一、什么是高校招生章程?
高校招生章程是高等學校依據我國相關教育法規和教育部要求制訂的,是高校開展招生工作的重要依據。教育部明確指出:“高校的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會公布有關招生信息的必要形式,其內容必須合法、真實、準確、表述規范。高校的招生章程經主管部門依據國家有關法律和招生政策規定進行審核備案后方能向社會公布,不得擅自更改……高等學校依據招生章程開展招生工作!币虼,招生章程具有很強的規范作用,既是對高校的一種約束,也為考生創造了更加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環境。
考生家長容易將高校的招生簡章和招生章程混淆,雖然兩者只是一字之差,但卻有很大差別。招生簡章中的內容沒有經過審核備案,不具備規范作用,只能作為報考時的一般參考資料,其重要性遠不如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主要內容包括:高校全稱、校址(分校、校區等須注明),層次(本科、高職或?),辦學類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辦或民辦高;颡毩W院、高等?茖W;蚋叩嚷殬I技術學校等),在有關省(區、市)分專業招生人數及有關說明,預留計劃數及使用原則,專業培養對外語的要求,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錄取規則(如有無相關科目成績或加試要求、對加分或降低分數要求投檔及投檔成績相同考生的處理、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等),學費標準,頒發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及證書種類,聯系電話、網址,以及其他須知等。
二、高校招生章程怎么看?
1、看高校情況。
解讀招生章程,首先要了解院;厩闆r,包括隸屬關系、院校性質及層次、辦學規模、院系及專業設置情況、師資狀況、科研水平及成果、收費標準、獎學助學措施、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及去向等內容。對于設有分校及多個校區的院校,還要關注考生在哪個校區就讀,其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的印章是否帶有分;蛐^的字樣。通過這些,考生就可以對想要了解的高校有個大致的認識。
2、看加分政策。
高考照顧加分由教育部統一劃定范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有一定的自主權。一般來說,各省招生部門確定的政策加分,只適用本地區的高校,外地高校認可與否由學校審查決定。所以,考生的加分是否管用,一定要仔細閱讀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中的加分條款。
不少高校在提檔時承認政策加分,但在錄取時,卻按照考生的實際高考成績和報考志愿安排專業。也就是說,提檔時加分是起作用的,但在專業錄取時,部分高校是按考生實考分算,加分不起作用。在2013年的招生章程中,清華大學、中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就明確規定,只有提檔時承認政策加分,在專業錄取時,按考生實際高考分數安排專業。
3、看投檔比例。
不少考生家長誤以為只要被高校提檔,就一定會被錄取,其實這是不對的。學校審閱檔案后,少數考生檔案會因各種原因被學校退回到省招辦,即“退檔”。教育部規定,普通高校的調檔比例一般不得超過招生計劃的120%。各高校為了既順利完成招生計劃又保證招生質量,調檔比例一般都在100%-120%之間。如《山東大學201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就明確了提檔比例:“在高考成績達到相應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中,一般按照不超過我校在省份公布招生計劃120%的比例調閱考生檔案;第一學校志愿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根據省份模擬投檔情況,原則上按105%左右的比例調閱考生檔案。”
4、看非一志愿錄取方法。
很多學校的招生章程中都會寫有這樣一句話,“當一志愿生源不足時,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一些考生家長讀不懂,其實這句話可以這樣來理解:如果第一志愿上線人數達到或超過招生計劃數,院校完全可以在第一志愿完成招生計劃,不再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如果第一志愿上線人數少于招生計劃數,院校則通過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才能完成招生計劃。實際上,很多熱門高校的第一志愿生源充足,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考生家長不要一看到這句話想當然地理解為該校招收二志愿考生,而是要查看其近三年的錄取情況,看其是否招收二志愿考生,招收的比例有多少。
詳細了解這些內容后,相信孩子高考志愿填報會更有利于自身未來發展!希望對各位家長有所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