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上行囊,說走就走,瀟瀟灑灑,曾經是我最羨慕的。以前總是在羨慕別人,終于在離開校園前最后的日子里,能有人生第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簡單到兩個人只帶了一個背包還空空蕩蕩,兩人一路同行,感謝有你。 毫無目的,我們來到了青島火車站,我們的手頭上只有325塊錢,這是我們這一路的資本。以前總覺得很好,因為只要我想回家的時候,跑去火車站就可以買到回家的票,可這次我發現除了發往濰坊方向去的火車外,其他的火車都在我們到這之前發車了。無奈之下我們選擇了最近的一站---高密,同時這也宣告我們這次旅行的開始。高密沒什么特別的,最特別的莫過于我們學校的那所分校,這就是我們去高密的目的。這是一所藏匿于安靜之中的大學,沒有城市的喧囂,卻彰顯著大學的風范,大部分人可能沒去過高密校區,那里比老校區新多了,比新校區整齊多了,還有就是那里的飯菜便宜多了。 從高密校區出來,我們回到了火車站,雖然火車站不大,但是售票廳的隔壁就是候車廳,絕對不會因為找不到候車廳而錯過火車。在這里我們找到了唯一能趕上的又不去往濰坊濟南方向的火車,于是我們買了去威海的火車票,決定去威海。上火車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經過五個多小時的顛簸,終于在十點半的時候到達了威海火車站。這是我第一次坐車窗可以打開的火車,感覺有些新鮮,不過這火車上的人實在是不少,到威海的時候人也依舊還是不少。出了火車站卻有一種熟悉的感覺,因為每次在青島出火車站的時候也都會有很多人追著你問要不要住宿,不過這次我們確實需要住宿。在威海,我們一共安排了三站,卻走了四站,分別是海上公園、山大威海分校、國際海水浴場和哈工大威海分校。去過威海才知道原來藍天應該是這個顏色,這才是藍天白云。不過威海那海邊的沙灘確實沒啥特點,但是威海的生活節奏真的好慢,坐公交車你不用去搶座,因為沒人跟你搶,你甚至都不用扶把手,因為車很慢。走在山大的校園里,發現人們好細心,竟然給路邊的樹穿上了衣服。 我們走完這四站,就回到了最初來到威海時的地方,然后買了威海到煙臺的汽車票,威海到煙臺竟然沒有火車?那只能坐汽車,下午四點發車,六點準時到達,沒坐過飛機的可以去坐坐煙臺交運的大巴,感受一下。離開威海的時候只覺得威海車少人也少,等車駛進煙臺市區的時候才覺得這才應該是城市的感覺。霓虹燈是你的色彩,汽車是你的血液,車燈裝點著整個夜晚。在煙臺,我們發現十七路公交車是萬能的,它是兩層的觀光車,十七的諧音是一起,所以十七路上寫著”愛在一起”。我們在煙臺一整天接觸最多的就是十七路了吧,坐它去了一浴,月亮灣,棧橋,工商學院和煙臺大學,去過煙大才知道什么叫在海邊,因為出了東門過了馬路就是大海。在煙臺的最后一站是魯東大學,晚飯在魯東大學解決的。 完成了在煙臺的行程,我們的旅行也接近尾聲了,周三上午,我們坐上了煙臺發往青島的唯一的一趟火車,是那種標準的綠皮車,四個小時的火車,終于我們在下午一點半多的時候到達了青島火車站,是不是有種熟悉的感覺呢? 這四天的旅行,我覺得威海的天是最藍的,煙臺的17路公交車是最好的,青島的站牌是最人性化的,要說沙灘,還得數黃島的金沙灘,不過威海的生活節奏還是讓人挺舒服的。 祝愿所有熱愛旅行的人都能夠一路順風,因為出門在外,沒有比這更讓人高興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