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跟我們反饋,孩子厭學,一讓孩子學習孩子就很不情愿,甚至顯得很暴躁!面對這些孩子,家長們顯得無可奈何,不知如何是好!下面,我們交流一下心得,談談我們是如何對待厭學的孩子的:
一、 興趣是注意力的最大動力。所以在矯治孩子因注意力渙散而引起的厭學情緒時,宗旨是要喚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方法有以下幾點: 1.應運用多種學習方法,如利用視覺,看書;利用動覺,寫字;利用聽覺,聽寫。也可把幾門功課的內容,交替進行復習。還可利用討論的方式和提問的方式進行學習。 2.在學習時,如果注意力分散,可做幾次深呼吸或放松訓練,精神松弛,克服緊張情緒,重新安下心來學習。 3.當注意力不集中時,可到室外跑跑步或做做操,10分鐘左右頭腦清楚,提高注意力。
二、培養孩子穩定的學習情緒。家長要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認識水平,要使孩子意識到學習是他自身的需要。認識逐步提高,使孩子學習情緒逐漸穩定,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思雅家教網建議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1.要從小抓起,不少習慣,只有從小抓起才能成功。
2.要從點滴抓起,如寫字姿勢要坐端正,握筆姿勢要正確。
3.家長對學習僅作指導,決不可包辦代替。
4.家長要不斷提出要求,對孩子的學習應勤檢查,勤督促,及時鼓勵。
5一旦發現孩子有不良的學習習慣,如做作業馬馬虎虎,要及時指出、糾正。
三、培養孩子堅韌不拔的學習意志。要想使孩子將來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堅韌不拔的意志是成功的重要保證。當孩子學習時,家長要幫助孩子確定一個既有一定難度,又能完成的具體的目標。家長并應提供一定的適當的獎勵條件,鼓勵、督促,使孩子為實現這個目標去努力。失敗不灰心,成功不驕傲。要從小培養孩子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頑強精神。 另外經常見到剛入學的孩子,被家長領著哭哭啼啼去學校的情形。孩子為什么不愿去學校?原因有多種,一種是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學校,環境變了,人際關系變了,學習內容也變了,孩子在這個陌生的環境里無所適從,對學校產生了恐懼感;另外,常挨老師的批評,小伙伴不愿意跟自己玩甚至被其他同學欺負,也不愿去學校。小學生家長遇到這種情況的很普遍。家長可以認真地聽孩子的“訴說”,讓孩子講出來,然后安慰孩子“不要害怕,媽媽明天找小朋友講講,讓他們跟你一塊玩。”并且和班主任取得聯系,然后再帶孩子去上學。家長決不能大發脾氣,硬逼著孩子去學校,這只能增加孩子對學校的恐懼。 到了中學階段,孩子再發生厭學、逃學的情況,家長就應給予充分的重視,如果再像對待小學生一樣以過分呵護或管制態度來解決問題,則往往事倍功半。 家長首先應該分析一下孩子厭學、逃學的原因。
四、要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孩子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他是按照別人的評價去認識自己的。一個總是失敗的孩子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也就不 去努力了。對于一個從未完成過作業的孩子,家長最好讓他先做幾道容易的習題,讓他能輕而易舉地完成,再調整作業的難度。如果孩子的學習不好,不要將失敗的原因歸為孩子不聰明,家長可以從學習態度、意志力等方面去尋找原因。
綜上幾點,不知您的孩子占了幾條,優秀的孩子需要良好的教育,祝您的孩子學業有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