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成教師仍以學生成績論高低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國少年兒童十年發展狀況研究報告(1999-2010)》指出,近十年來,相互尊重、平等相處,教師對學生一視同仁的程度雖然有所提高,但以學習成績論高低的現象仍有存在,數據顯示,有近四成教師仍以學生成績論高低。 這份研究報告是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對1999年、2005年和2010年三次調查結果進行對比之后發布的總報告。 這份報告指出,近十年來,教學關系從單向傳遞轉向了雙向交流,師生合作互動、平等對話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學生擁有了話語權,當遇到有爭議的問題時,更多的教師會給學生辯解的機會;二是教師經常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使學生更多地參與課堂;三是教師更多地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提問。 以上結論表明,現代課堂教學已經由傳統的以教師提問為主導轉變為鼓勵以學生發問為主,從“教師問學生答”的單向傳遞走向了“互問互答”的雙向溝通。 這份報告還指出,九成以上的少年兒童表示非常珍惜和老師的關系;六成多的少年兒童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告訴老師;教師鼓勵、關心學生的積極行為有所增多,而挖苦、嘲笑、推搡、打罵學生等消極行為有所減少!斑@表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師中得到了進一步的普及 這份調查報告同時也指出,相互尊重、平等相處,教師對學生一視同仁的程度雖然有所提高,但以學習成績論高低的現象仍有存在。趙霞表示,大多數教師不會因學習成績、相貌、經濟條件、愛提意見等因素而歧視學生,能夠做到一視同仁,但是與其他3項因素相比,只有60.2%的教師不會因為學習差而歧視學生,遠遠低于其他三項(81%、80.7%、73.3%)。由此可見,以學習成績論高低的現象仍然存在,成績仍是教師評價學生的一個重要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