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的生活有了目標,有了希望后,人們就會自覺或不自覺的訂一個計劃去實現這個目標。然而,在實行計劃中經常會被情緒所阻礙,比如,想要控制飲食,結果到了第三天就忍不住想去吃炸雞啦,冰淇淋啦,等回過神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在吃雞腿了,然后開始內疚自責,結果搞的自己十分不愉快。于是再也不想控制飲食了,最后又過上了原來的生活。想要改變,卻又總被絆住,最后一事無成。
本文會對其中的原因做一些解釋,同時會提供一種解決的方案。
情緒作為人的心理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參與到了人的每一項活動中里。但是,情緒的個性化和無常性卻讓人對他是又愛又恨。想必你應該體驗過以下幾種情況
-
你自己覺得很有趣的事情,在他人眼中卻無聊至極;
-
他人覺得很有意思的事情,而你卻提不起興趣來。
這些就是情緒的個性化。因人而異。
還有一種情況:
昨天的你對某件事情抱有很大的干勁和熱情,想馬上就去做,立刻把這件事情完成,而到了今天,還是這件事,別的情況也沒有改變,你還是你,事情還是那件事,可是卻對這件事失去了興趣,做了兩下就不想干了。開始拖沓和找各種理由的延誤,最后毀掉了當初的計劃。
你有過這種體驗嗎?如果沒有,請務必和我聯系。
這就是情緒的無常性。但是,這不是問題也不是錯誤,這只是人類認知加工過程正常的結果罷了。這個階段還談不上好與壞。
這里面存在著一個相對大小效應。
在此時此刻這個時間段中,發生時間近的事件產生的影響要大于已經發生過的事件的影響,先后順序的不同使兩個事件的權重確實產生了差別。即便后者遠重要于前者,而且當下那個時刻,發生時間近的那個事件產生的影響的確更大。 |